槌zhuì
注解:關東謂之槌,關西謂之㭙。方言:槌,宋魏陳楚江淮之閒謂之植,自關而西謂之样。郭云:槌,縣蠶薄柱也。度畏反。植音值。样音陽。按㭙與植葢一字,古音同在一部也。依方言當作關西謂之样,關東謂之㭙。容許所據不同耳。從木追聲。直類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㭙zhé
注解:槌也。從木寺聲。各本作特省聲。淺人所改也,特又何聲耶。㭙卽方言之植。月令:具曲植。鄭曰:植,槌也。呂覽作具挾曲。高曰:挾讀曰朕,三輔謂之挾,關東謂之得。淮南書作具撲曲。高曰:薄,持也,三輔謂之撲。按高注持卽㭙之誤,得卽㭙之假借字也。篇、韵皆云:㭙一作棏,一作𣚅。朕本謂橫者,高注葢統言之耳。陟革切。古言在一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栚zhèn
注解:槌之橫者也。關西謂之㯢。方言:槌,其橫關西曰㮳。宋魏陳楚江淮之閒謂之㯂,音帶。齊海岱之閒謂之繏,相卞反。按栚㮳朕三同。關西謂之㯢。西當作東,㯢當同簨𧆾之簨。橫者曰簨。方言作繏,亦同音也。呂覽注曰:挾讀曰朕,三輔謂之朕。正與方言關西曰㮳合。從木灷聲。許㑞𣍹字皆灷聲。是本有灷篆而佚之也。直衽切。七部。〖注〗㯢、繏、簨諸字原从㢲作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槤liǎn p262上
注解:胡槤也。胡各本作瑚。今正。瑚雖見論語、禮記,然依左傳作胡爲長。明堂位曰:有虞氏之兩敦,夏后氏之四璉,殷之六瑚,周之八簋。而苞注論語曰:瑚璉者,黍稷器也。夏曰瑚,商曰璉,周曰簠簋。杜注左云:夏曰瑚,周曰簋。孔沖遠云:包鄭等注論語,賈服等注左傳,皆云:夏曰瑚。杜亦同之,或别有所據,或相從而誤。按此非相從而誤,漢人所據戴記不同也。璉當依許從木。據明堂位音義本作四連。周禮、管子以連爲輦。韓勅禮器碑,胡輦器用,卽胡連也。司馬法:夏后氏謂輦曰余車,殷曰胡奴車,周曰輜輦。疑胡輦皆取車爲名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櫎huǎnɡ
注解:所㠯几器。謂所以庋閣物之器也。几可庋物,故凡庋曰几。廣韵曰:櫎,兵闌。從木廣聲。胡廣切。十部。一曰帷屏屬。各本屏下有風之二字。今依李善吳都賦注正。吳都賦曰:房櫳對櫎。櫎之字一變爲榥,再變爲幌。雪賦注引文字集略曰:幌,以帛明牕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㮂jú
注解:所㠯舉食者。所㠯二字今補。按㮂梮二字同,㮂,四圍有周,無足,置食物其中,人舁以進。别於案者,案一人扛之,㮂二人對舉之也。漢書溝洫志:山行則梮。韋昭曰:梮,木器。如今轝牀,人轝以行也。左傳襄九年:陳𠫻梮。杜曰:梮,土轝也。梮同㮂。人轝、土轝與食轝形製則一。史記梮作檋。許則云山行乗欙。而盛土之梮孟子,毛傳皆謂之虆。虆卽欙字。梮卽㮂字。應劭注漢書曰:梮,或作欙,爲人所牽引也。此葢物重則舁之而又輓之,故曰欙。孔沖遠左傳正義作從手之挶,乃誤字也。從木𥃲聲。俱燭切。古音在四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檕jì
注解:繘耑木也。繘,汲井綆也。綆耑木者,下耑有𦉥,上耑有木以爲硾。檕之言系也。釋木以爲檕梅字。從木毄聲。古詣切。十六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檷nǐ
注解:絡絲柎也。柎各本作檷。今依易釋文、玉篇、廣韵正。釋文作趺。柎趺古今字。柎,咢足也。絡絲柎者,若今絡絲架子。姤初六:繫於金柅。九家易曰:絲繫於柅,猶女繫於男,故以喻初宜繫二也。從木爾聲,奴禮切。十六部。讀若昵。昵各本作柅。今依易釋文正。昵或暱字,合韵也。《易》曰:“繫於金檷”。六字各本無。今依易釋文補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機jī
注解:主發謂之機。下文云:機持經者。機持緯者。則機謂織具也。機之用主於發,故凡主發者皆謂之機。檃桰之辭。從木幾聲。居衣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榺shènɡ p262下
注解:機持經者。三倉曰:經所居,機榺也。淮南氾論訓曰:後世爲之機杼勝複,以便其用,而民得以揜形御寒。勝者,榺之假借字。戴勝之鳥首有橫文似榺,故鄭云織紝之鳥。小雅云:杼軸其空。榺卽軸也。謂之軸者,如車軸也,俗作柚。謂之榺者,勝其任也,任正者也。從木𣍹聲。詩證切。六部。按集韵引廣雅。㭛謂之榺。今廣雅㭛作𣜤,誤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杼zhù
注解:機持緯者。𣜤梭皆俗字。從木予聲。直呂切。五部。按此與木名之𣏗以左形右聲、下形上聲爲别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椱fù
注解:機持繒者。繒字不可通。玉篇作繒。按當作會。會者,經與緯之合也。緯與經合慮其不緊,則有椱入經之間以緊之。魯季敬姜說織曰:持交而不失,出入不絕者,梱也。梱可以爲大行人也。持交,正許所云持會也。趙注孟子梱屨曰:梱,猶叩椓也。織屨欲堅,故叩之也。此與敬姜說梱義同。字皆當從木。孫氏孟子音義從手。誤。淮南氾論訓云:機杼勝複。複卽椱之假借字也。從木𡕨聲。扶富切。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楥xuàn
注解:履法也。今鞋店之楦也。楥楦正俗字。從木爰聲,吁劵切。十四部。讀若指撝。手部撝下曰:一曰手指也。按撝古音在十七部,此合韵也。今人語音爲正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核ɡāi
注解:蠻夷㠯木皮爲篋,狀如籢尊之形也。未詳所本。今字果實中曰核,而本義廢矣。按許不以核爲果實中者,許意果實中之字當用覈也。小雅:肴核維旅。班固、蔡邕作肴覈。左思作肴槅。槅卽覈也。今本毛詩作核,非古也。周禮:其植物宜覈物。覈猶骨也。廣韵云:𣝗,果子𣝗也。出聲譜。户骨切。此字近是。玉篇亦云:核,户骨切。果實中也。從木亥聲。古哀切。一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棚pénɡ
注解:棧也。通俗文曰:板閣曰棧,連閣曰棚。析言之也。許云棚,棧也。渾言之也。今人謂架上以蔽下者皆曰棚。從木朋聲。薄衡切。古音在六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棧zhàn
注解:棚也。竹木之車曰棧。不言一曰者,其義同也。小雅傳曰:棧車,役車。箋云:棧車,輦者。許云竹木之車者,謂以竹若木散材編之爲箱,如𣑭然,是曰棧車。棧者上下四㫄皆偁焉。公羊傳云:亡國之社,掩其上而柴其下。周禮喪祝注作奄其上而棧其下。棧其下,謂以竹木布於地也。從木戔聲。士限切。十四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栫jiàn p263上
注解:㠯柴木雝也。雝者今之𡓱字也。文𨕖注引以柴木壅水。玉篇、類篇同。然此不獨施於水,無水爲長也。上文棧云竹木,謂竹木之整齊者。此云柴木,謂散材不整齊者。橫直皆可云栫。左傳:吳囚邾子於樓臺,栫之以棘。杜曰:栫,擁也。釋器:糝謂之涔。江賦:栫澱爲涔。此則聚積柴木於水中也。從木存聲。徂悶切。十三部。按篇、韵在甸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槶ɡuì
注解:匡當也。匡當,今俗有此語,謂物之腔子也。槶亦作簂,亦作蔮。士冠禮注云:縢薛名蔮爲頍。釋名曰:簂,恢也。恢廓覆髮上也。魯人曰頍,齊人曰𢂹。按鄭、劉所說槶之一耑耳。從木國聲。古悔切。古音在一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梯tī
注解:木階也。孟子:父母使舜完廩,捐階。趙曰:階,梯也。階以木爲之,便於登高。從木弟聲。土雞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棖chénɡ
注解:杖也。未詳。從木長聲。宅耕切。廣韵直庚切。古音在十部。一曰法也。未詳。釋宮曰:棖謂之楔。玉藻注:棖,門楔也。鄭風箋:棖,門梱上木近邊者。按門兩㫄木亦法之一端也。鄭說梱爲門限,故曰門梱上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桊juàn
注解:牛鼻環也。各本環上有中字。今依𤣥應𠜂。𤣥應曰:桊,牛拘也。今江以北皆曰牛拘,以南皆曰桊。居院切。按呂氏春秋曰:使烏獲疾引牛尾,尾絕力勯而牛不可行,逆也。使五尺童子引其棬,而牛恣所以之,順也。棬者,桊之譌字。從木𢍏聲。居倦切。十四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椯duǒ
注解:箠也。淮南氾論訓:是猶無鏑銜橜策錣而御馯馬也。高注:錣,椯頭箴。注道應訓又曰:策,馬捶也。端有箴以刺馬謂之錣。按二注,是箠策椯一物也。竹部曰:策,馬箠也。從木耑聲。兜果切。古音當在十四部。一曰度也。手部揣下曰:度高曰揣,一曰捶之。此云椯,箠也,一曰度也。然則椯與揣音義略同,如楑與揆皆訓度也。一曰椯剟也。刀部曰:剟,刊也。椯與剟雙聲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橜jué
注解:弋也。弋下曰:橜也。從木厥聲。瞿月切。十五部。與氐部氒音同義相近。莊、列:橜株駒。一曰門梱也。上文云:梱,門橜也。與此爲互訓。此亦樴弋之一耑耳。橜或借厥。梱或借困。荀𠨞曰:和之璧,井里之厥也。玉人琢之,爲天子寶。晏子作井里之困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樴zhí
注解:弋也。釋宮曰:樴謂之杙。在牆者謂之楎,在地者謂之臬。大者謂之栱,長者謂之閣。弋杙古今字。樴周禮作職。牛人曰:祭祀𠔏其享牛,求牛,以授職人而芻之。注云:職讀爲樴。樴謂之杙,可以繫牛。引伸凡物一枚曰一樴。鄉射禮記:薦脯五樴。注云:樴,猶梃也。爲記者異耳。鄉飲酒禮記:薦脯五梃。注云:梃,猶樴也。今本儀禮樴譌膱,梃譌挺及脡。今依張淳、葉林宗所據釋文正。從木戠聲。之弋切。一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杖zhànɡ p263下
注解:持也。杖持曡韵。凡可持及人持之皆曰杖。喪杖、齒杖、兵杖皆是也。兵杖字俗作仗,非。鬥下云:兵杖在後。欑下云:積竹杖。可證。從木丈聲。直兩切。十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柭bā
注解:棓也。從木犮聲。北末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棓bànɡ
注解:棁也。棓棒正俗字。天官書:紫宮左三星曰天槍,右五星曰天棓。淮南書:寒浞殺羿於桃棓。從木咅聲。步項切。按咅聲在四部,合韵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棁tuō
注解:木杖也。木一本作大。榖梁傳宣十八年曰:邾人戕繒子于繒。戕猶殘也,梲殺也。梲殺謂杖殺之。今本注疏釋文皆譌從手。而唐石經初從木作梲,後改從手,唐𤣥度之紕繆也。後漢禰衡傳:手持三尺梲杖。按經典用爲梁上短柱之棳。從木兌聲。他活切。又之說切。十五部。○梲篆舊在椎柯二篆後。今移正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椎chuí
注解:所㠯擊也。所㠯二字今補。器曰椎:用之亦曰椎。方言曰:㧙抌椎也。南楚凡相椎搏曰㧙,或曰揔。沅涌𣿆幽之語或曰攩。郭云:今江東人亦名椎爲攩。按方言椎字,今本多誤從手作推。齊謂之終葵。考工記:圭長三尺,杼上終葵首。注曰:終葵,椎也。爲椎於其杼上,明無所屈也。按考工記終古、終葵、椑皆用齊言,葢齊人作。從木隹聲。直追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柯kē
注解:斧柄也。見豳風毛傳。考工記曰:一欘有半謂之柯。注云:伐木之柯,柄長三尺。又廬人注曰:齊人謂柯斧柄爲椑。按柯斧者,大斧也。柯之假借爲枝柯。從木可聲。古俄切。十七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柄bǐnɡ
注解:柯也。柄之本義專謂斧柯,引伸爲凡柄之偁。周禮、禮經作枋,丙聲方聲同在十部也。從木丙聲。陂病切。古音在十部。棅,或從秉。秉聲古亦在十部也。莊子天道篇:天下奮棅而不與之偕。管子山權數篇:此謂君棅。按古又以秉爲柄,如左傳國子實執齊秉,前五行志殺生之秉終矣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柲bì
注解:欑也。欑各本誤從手。葉本誤從亻。今正。此卽下文積竹杖也。考工記:廬人爲廬器,戈柲六尺有六寸,殳長尋有四尺,車戟常,酋矛常有四尺,夷矛三尋。注云:柲猶柄也。按戈戟矛柄皆用積竹杖,不比他柄用木而已。殳則用積竹杖而無刃。柲之引伸爲凡柄之偁。左傳:剝圭以爲戚柲。戚柄不用積竹。從木必聲。兵媚切。古音在十二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欑cuán p264上
注解:積竹杖。詳竹部籚下,殳部殳下。鄭注考工記曰:矛戟柄竹欑柲。從木贊聲。在丸切。十四部。一曰穿也。此與金部鑽音義皆同。一曰叢木。蒼頡篇云:欑,聚也。衆經音義云:儹欑同。喪大記:君殯欑至於上。注云:欑猶菆也。按注謂與檀弓菆塗同也。欑菆叢皆聚意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杘chì
注解:籆柄也。竹部曰:籆,所以收絲者也。方言:籆,榬也。兖豫河濟之閒謂之榬。郭云:所以絡絲也。絡謂之格。郭云:所以轉籆絡車也。按注籆字葢衍,籆卽絡車也。所以轉絡車者,卽杘也。此與檷異物。從木尸聲。女履切。十五部。柅,杘或從木尼聲。中山經注曰:檷音絡柅之柅。易姤初六:繫于金柅。釋文曰:柅,說文作檷。按昔人謂檷柅同字。依許則柅者,今時籆車之柄。檷者,今時箍絲於上之架子以受籆者也。故曰絡絲柎。臣鉉等曰:上文云柅,木實如棃。此重出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榜bēnɡ
注解:所㠯輔弓弩也。經傳未見此義。竹部曰:𥴫,㮄也。假借之義也。辭章家用㮄人,則舟部之舫人也。從木㫄聲。補盲切。古音在十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㯳qínɡ
注解:㮄也。秦風:竹閉緄縢。毛曰:閉紲,緄繩,縢約也。小雅角弓傳曰:不善紲檠巧用則翩然而反,旣夕記說明器之弓有柲。注云:柲,弓檠也。弛則縛之於弓裏,僃損傷也。以竹爲之。引詩竹柲緄縢。考工記弓人注云:紲,弓䪐。弓有䪐者,爲發弦時僃頓傷。引詩竹䪐緄縢,合此言之。禮謂之柲,詩謂之閉,周禮注謂之䪐,禮古文作枈,四字一也,皆所謂㯳也。紲者繫㯳於弓之偁。緄則繫之之繩。謂之㯳者,正之也。謂之㮄者,以竹木異體從㫄傅合之之言。凡言㮄笞、㮄箠者,取義於縲紲。凡後世言標㮄者,取義於表見在外也。從木敬聲。巨京切。十一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𨽌yǐn
注解:桰也。𨽌與栝互訓。檃亦用櫽,亦假借作隱。栝亦假借作栝。尚書大傳:子贛曰:櫽栝之㫄多曲木,良醫之門多疾人,砥厲之㫄多頑鈍。荀𠨞大略篇:大山之木示諸櫽栝。櫽栝者,矯制衺曲之器也。方言:所以隱櫂謂之𥷃。郭云:搖樐小橛也。按櫂以索繫於𥷃而後可打,是𥷃者所以檃其櫂也。如許云矢檃弦處謂之矢栝,矢所以檢弦也。般庚:尚皆隱哉。某氏注云:相隱括𠔏爲善政。公羊傳何序云:隱括使就繩墨。孫𠨞書云:劫之以勢,隱之以阨,阨而用之,得而後功之。隱皆讀爲檃。漢㓝法志:隱之以勢。臣瓚注曰:秦政急峻,隱括其民於隘狹之法是也。凡古云安隱者,皆謂檃栝之而安也。俗作安穩,聲形皆變也。從木,隱省聲。於謹切。十三部。按篇,韵皆引說文櫽,栝也。不省心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桰kuò p264下
注解:檃也。從木𠯑聲。古活切。十五部。一曰矢栝,檃弦處。檃各本作築,不可通。今正。釋名曰:矢末曰栝。栝,會也,與弦會也。云檃弦處者,弦可隱其閒也。此亦檃栝之一耑耳。而别言之者,俗但知栝爲矢栝字,嫌義不僃,故箸之也。矢栝字經傳多用括,他書亦用筈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棊qí
注解:簙棊。竹部曰:簙,局戲也。六箸。十二棊。從木其聲。渠之切。一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椄jiē
注解:續木也。今栽華植果者以彼枝移椄此樹而華果同彼樹矣。椄之言接也。今接行而椄廢。從木妾聲。子葉切。八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栙xiánɡ
注解:栙雙也。三字句。竹部曰:䇬,栙雙也。廣韵曰:栙䉶帆未張。又曰:䉶,帆也。按廣韵有䜶䝄,跭𨇯,舽艭。皆曡韵字。從木夅聲,讀若鴻。下江切。九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栝tiǎn
注解:炊竈木。今俗語云竈㮇是也。廣韵云:㮇,火杖。𣐸㮇古今字也。從木舌聲。臣鉉等曰:當從甛省乃得聲。按徐說非也。栝甛銛等字皆從㐁聲。㐁見谷部,轉寫譌爲舌耳。他念切。七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槽cáo
注解:嘼之食器。嘼各本作畜獸二字。今正。嘼,六嘼也。馬櫪曰槽。方言:櫪,梁宋齊楚北燕之閒謂之樎皁。皁與槽音義同也。從木𣍘聲。昨牢切。古音在三部。按大雅:乃造其曹。曹葢槽之假借。謂造於飤豕之處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臬niè
注解:射𡓑旳也。𡓑旳各本作準的。今正。土部曰:𡓑,射臬也。二字互訓。日部曰:旳,明也。𡓑準、旳的皆古今字。李善東京賦注引作𡓑,可證古本不作俗字矣。臬古假藝爲之。上林賦:弦矢分,藝殪仆。文穎曰:所射準的爲藝。左傳:陳之藝極。皆是也。臬之引伸爲凡標準法度之偁。釋宮曰:樴謂之杙,在牆者謂之臬。康誥曰:陳時臬事。考工記:匠人作槷。𨸏部曰:賈侍中說陧法度也。皆臬之假借字也。從木自聲。五結切。十五部。李陽冰曰:自非聲。以去入爲隔礙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桶tǒnɡ
注解:木方受六升。疑當作方斛受六斗。廣雅曰:方斛謂之桶。月令:角斗甬。注曰:甬,今斛也。甬卽桶。今斛者,今時之斛。凡鄭言今者皆謂漢時。秦漢時有此六斗斛,與古十斗斛異。史記:商君平斗桶。呂不韋仲春紀:角斗桶。故知起於秦也。從木甬聲。他奉切。九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櫓lǔ p265上
注解:大盾也。盾,瞂也。𢧀,盾也。秦風毛傳曰:伐,中干也。伐卽瞂。干卽𢧀。櫓其大者也。釋名曰:盾大而平者曰吳魁,𨺓者曰須盾。櫓或假杵爲之。流血漂杵卽流血漂櫓也。從木魯聲。郞古切。五部。樐,或從鹵。鹵聲也。始皇本紀亦假鹵爲之。天子出行鹵簿。鹵,大楯也。以大盾領一部之人,故名鹵簿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樂yuè
注解:五聲八音緫名。樂記曰:感於物而動,故形於聲。聲相應,故生變。變成方,謂之音。比音而樂之,及干戚羽旄謂之樂。音下曰:宮商角徵羽,聲也。絲竹金石匏土革木,音也。樂之引伸爲哀樂之樂。象𡔷鞞。鞞當作鼙,俗人所改也。象鼓鼙,謂〈幺白幺〉也。𡔷大鼙小。中象𡔷,兩㫄象鼙也。樂器多矣,獨像此者,𡔷者春分之音。易曰:雷出地奮豫,先王以作樂崇德。是其意也。木,謂從木。𧇽也。虍部曰:𧇽,鐘𡔷之柎也。五角切。古音在二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柎fū
注解:闌足也。柎蒙上文木𧇽言之。闌字恐有誤。韵會本闌作鄂。柎跗正俗字也。凡器之足皆曰柎。小雅:鄂不𩏬𩏬。傳云:鄂猶鄂鄂然,言外發也。箋云:承華者曰鄂。不當作柎。柎,鄂足也。鄂足得華之光明則𩏬𩏬然盛。古聲不柎同。箋意鄂承華者也,柎又在鄂之下,以華與鄂喻兄弟相依。郭璞云:江東呼草木子房爲柎。草木子房如石橊房,蓮房之類,與花下鄂一理也。從木付聲。甫無切。四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枹fú
注解:擊𡔷柄也。柄各本作杖。今依文𨕖注、𤣥應書正。左傳音義引字林亦作柄。左傳:右援桴而𡔷。禮運、明堂位皆云:凷桴土𡔷。𤣥應云:衞宏詔定古文官書,枹桴二字同體。音扶鳩切。𡔷椎也。按桴訓棟,借爲𡔷柄字耳。從木包聲。甫無切。按當依廣韵縛謀切。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椌qiānɡ
注解:柷樂也。樂記注曰:椌楬,謂柷敔也。此釋椌爲柷,釋楬爲敔也。謂之椌者,其中空也。從木空聲。苦江切。九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柷zhù
注解:樂木椌也,樂上當有柷字。椌各本作空,誤。周頌毛傳曰:柷,木椌也。圉,楬也。許所本也。今更正。所㠯止音爲節。按鉉本此六字大誤。柷以始樂,非以止音也。鍇本此篆已佚。而見韵會者亦譌舛不可讀。今按當作以止作音爲柷。釋樂曰:所以𡔷柷謂之止。葢椌之言空也,自其如桼桶言之也。柷之言觸也,自其椎柄之撞言之也。臬陶謨:合止柷敔。鄭注云:柷狀如桼桶而有椎。合之者,投椎其中而撞之。爾雅郭注云:柷如桼桶,方二尺四寸,(風俗通廣雅云三尺五寸)深一尺八寸,(風俗通云尺五寸)中有椎柄,連底挏之,令左右擊。止者,其椎名。劉煕云:柷,祝也。故訓爲始。以作樂也。從木,祝省聲。昌六切。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槧qiàn p265下
注解:牘樸也。樸,素也,猶坏也。牘,書版也。槧謂書版之素,未書者也。論衡曰:𣃔木爲槧。釋名曰:槧,版之長三尺者也。槧漸也,言漸漸然長也。楊雄曰:天下上計孝廉及内郡衞卒會。雄常把三寸弱翰,齎油素四尺,以問其異語。歸,卽以鉛摘次之於槧。西京雜記曰:懷鉛提槧。從木斬聲。自剡切。八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札zhá
注解:牒也。片部曰:牒,札也。二字互訓。長大者曰槧,薄小者曰札,曰牒。釋名曰:札,櫛也,編之如櫛齒相比也。司馬相如傳曰:上令尚書給筆札。師古曰:札,木𥳑之薄小者也。從木乙聲。側八切。古音在十二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檢jiǎn
注解:書署也。書署謂表署書函也。後漢祭祀志曰:尚書令奉玉牒檢,皇帝㠯二分璽親封之訖。太常命人發壇上石,尚書令藏玉牒已。復石覆訖,尚書令五寸印封石檢。按上云玉牒檢者,玉牒之玉函也。所謂玉檢也。下云石檢者,上文云石覆訖是也。檢以盛之,又加以璽印。周禮注曰:璽節,印章。如今斗檢封矣。廣韵云:書檢者,印窠封題也。則通謂印封爲檢矣。公孫瓚傳曰:袁紹矯刻金玉㠯爲印璽。每有所下,輒皁囊施檢。章懷曰:檢今俗謂之排,排如今言幖簽耳。從木僉聲。居奄切。七部。引伸爲凡檢制、檢挍之偁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檄xí
注解:尺二書。各本作二尺書。小徐繫傳已佚。見韵會者作尺二書,葢古本也。李賢注光武紀曰:說文以木𥳑爲書,長尺二寸,謂之檄,以徵召也。與前書高紀注同。此葢出演說文,故語加詳。云尺二寸與鍇本合,但漢人多言尺一,未知其分别之詳。後漢書水經注皆曰:李雲上書云:孔子言帝者,諦也。今尺一拜用,不經御省,是帝欲不諦乎。又後漢書儒林傳云:詔曰:乞楊生師。卽尺一出升。文𨕖注引蕭子良古今篆𥛬文體曰:鶴頭書、偃波書俱詔板所用。在漢時則謂之尺一𥳑。獨𣃔曰:策書長二尺,以命諸侯王三公,三公以罪免,亦賜策,以尺一木。從木敫聲。胡狄切。古音在二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棨qǐ p266上
注解:傳信也。此字蒙上槧札檢檄爲次,若今之文書也。漢孝文紀:除關無用傳。張晏曰:傳,信也,若今過所也。如淳曰:兩行書繒帛,分持其一,出入關,合之乃得過,謂之傳也。李奇曰:傳,棨也。師古曰:古者或用棨,或用繒帛。棨者,刻木爲合符也。按用繒帛謂之繻。終軍傳曰:關吏予軍繻是也。用木謂之棨。此云傳信也是。傳讀張戀反。釋名曰:棨,詣也。以啓語官司所至詣也。當謂此。今本譌舛不可讀。爲正之如此。從木,啓省聲。康禮切。十五部。今字棨釋爲兵闌。
楘mù
注解:車𠪾録。束文也。束文上當曡𠪾錄字,今奪。宋本葉本趙本韵會皆同。一本作交,非。秦風:五楘梁輈。傳曰:五,五束也。楘,𠪾錄也。梁輈,輈上句衡也。一輈五束,束有𠪾錄。考工記:輈欲頎典。大鄭云:頎讀爲𢡆,典讀爲殄。駟車之轅,率尺所一縛,𢡆殄似謂此也。按此所謂曲轅𩎑縛也。𠪾錄者,𠪾𠪾錄錄然,坳胅分明皃。𠪾錄,古語也。小雅:約之閣閣。毛云:約,束也。閣閣猶𠪾𠪾也。革部曰:車軸束謂之𨍎。從木敄聲。莫卜切。三部。《詩》曰:“五楘梁輈。”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梐bì
注解:梐枑,行馬也。周禮掌舍:掌王之會同之舍,設梐枑再重。注曰:故書枑爲拒。杜子春讀爲梐枑。梐枑謂行馬。𤣥謂行馬再重者,以周衞有外内列。按許亦從杜子春作梐枑也。從木,陛省聲。邊兮切。十五部。按當作坒聲,與非部陛下陛省聲不同。《周禮》曰:“設梐枑再重。”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枑hù
注解:梐枑也。從木互聲。胡誤切。五部。○按舊二篆先枑後梐。今正。又此二篆舊次當與柤槍等篆爲伍,而楘槅橾楇當聯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极jí
注解:驢上負也。當云驢上所以負也,淺人𠜂之耳。廣韵云:驢上負版,葢若今䭾鞍。或云負笈字當用此,非也。風土記曰:笈謂學士所以負書箱,如冠箱而卑者也。謝承後漢書曰:負笈隨師。然則笈者書箱,人所負以徒步者,不得合爲一也。從木及聲。其輒切。七部。或讀若急。云或者,云及聲則旣讀若及矣,又或若急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㭕qū
注解:极也。廣韵曰:版置驢上負物。從木去聲。去魚切。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槅ɡé
注解:大車枙。枙當作軶。𥛬省作軛。車部曰:軶,轅前也。槅考工記作鬲。大鄭云:鬲謂轅端厭牛領者。大車者,鄭云平地任載之車也。通曰軶。大車之軶曰槅。釋名曰:槅,扼也,所以扼牛頸也。馬曰烏啄,下向叉馬頸,似烏開口向下啄物時也。西京賦曰:五都貨殖,旣遷旣引。商旅聯槅,隱隱展展。此正謂大車也。下文云:冠帶交錯,方轅接軫。謂乗車也。從木鬲聲。古覈切。十六部。按左思蜀都賦以槅爲覈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橾shū p266下
注解:車轂中空也。考工記:以轂圍之阞梢其藪。注曰:梢,除也。阞,三分之一也。鄭司農云:梢讀如桑螵蛸之蛸,藪讀如蜂藪之藪,謂轂空壺中也。𤣥謂此藪徑三寸九分寸之五,壺中當輻葘者也。藪者猶言趨也。蜂藪者,衆輻之所趨也。舊本經注多誤字。今挍正之如是。按記文葢本作梢其橾,大鄭乃易爲藪,故云讀爲。後人直用大鄭說改記文耳。程氏瑤田通藝錄曰:阞與王制祭用數之仂同,十分之一也。藪謂𨯳深,梢之以待置輻也。記曰:六分其輪崇,以其一爲之牙圍。參分其牙圍而漆其二,椁其漆内而中詘之,以爲轂長。是則轂長當三尺二寸五分四釐一豪六絲六不𧗊。由是以轂長爲圍,以圍之十一爲𨯳深,十一當三寸二分五釐四豪一絲六忽六不𧗊。用其成數得三寸,輻廣亦三寸也。車人:大車輻廣三寸。柏車羊車不見輻廣,亦三寸可知。故下文云凡輻量其𨯳深以爲輻廣。先鄭言蜂藪,後鄭言衆輻所趨,則藪之名義當起於輻𨯳也。按先後鄭說,直以轂空壺中與衆輻之孔相接,故云壺中當輻葘者也。合二者爲一以釋經,而未知輻孔不通壺中,壺中以受軸,橾以受輻,劃然二事。鄭不若程氏之精確也。許字作橾。從喿。喿,鳥羣鳴也。亦與衆趨之義合。其云車轂中空中也,亦未該。從木喿聲,讀若藪。大鄭云讀爲藪者,易橾爲藪也,注經之法也。許云讀如藪者,擬其音也,字書之體也。山樞切。古音當在二部。讀如臊。急就篇有䡦字。橾藪䡦雙聲。宜分别壺中曰䡦,輻孔曰橾,曰藪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楇huò
注解:盛膏器。孟子荀𠨞列傳:談天衍,雕龍奭,炙轂過髡。劉伯莊云:轂字衍。裴駰云:劉向别錄:過字作輠。輠者,車之盛膏器。炙之雖𧗊,猶有餘流者,言淳于髡不𧗊如炙輠也。按方言:車釭,齊燕海岱之閒謂之鍋,或謂之錕。自關而西謂之釭。盛膏者乃謂之鍋。此謂關西謂盛膏者曰鍋也。脂施於車釭,故釭或得楇名。而楇自别有物,如今時御者亦系小油缾於車以備用是也。過輠鍋三字同。從木咼聲。乎臥切。十七部。按當依篇,韵古禾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枊ànɡ p267上
注解:馬柱也。謂系馬之柱也。蜀志:劉備解綬縛督郵馬枊。華陽國志曰:建寧郡存䣖縣,雍闓反,結壘於縣山,繫馬枊柱生成林。從木卬聲。吾浪切。十部。按亦平聲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棝ɡù
注解:棝斗,可射鼠。從木固聲。古慕切。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欙léi
注解:山行所乘者。河渠書作橋。𠀌遙反。徐廣曰:一作輂。几玉反。輂,直轅車也。漢書作梮。韋昭曰:梮,木器也。如今轝牀,人轝以行也。應劭曰:梮或作欙,爲人所牽引也。尚書正義引尸子:山行乗欙。僞孔傳亦作欙。按輂梮橋三字同,以梮爲正。橋者,音近轉語也。欙與梮一物異名。梮自其盛載而言,欙自其輓引而言。纍,大索也。欙從纍。此聲義之皆相倚者也。應釋欙,韋釋梮,皆是。兼二說而後全。孟子虆梩。趙云:虆,籠屬。毛詩傳:捄,虆也,亦謂土籠。舁之曰梮,人引之而行則曰欙也。虆者欙之假借字。或省作樏者,非也。毛詩之捄亦梮之假借字也。從木纍聲。力追切。十五部。《虞書》曰:“予乘四載。”臯陶謨文。水行乘舟,陸行乘車,山行乘欙,澤行乘䡅。此四載之故訓也。故統系之虞書。猶河渠書、溝洫志謂臯陶謨夏書,則亦以此四句統系之夏書也。䡅史記作毳,亦作橇。漢書作毳。如淳曰:毳音茅蕝之蕝,謂以版置泥上以通行路也。服䖍曰:木毳形如木箕,擿行泥上。孟康說同。尚書正義引尸子作蕝,引愼子爲毳者患塗之泥也。徐廣注史記作楯。僞孔傳作輴。凡此諸字皆一聲之轉,其義一也。車部曰:䡅,車約䡅也。此乗䡅當讀同毳,非車約䡅之謂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榷què
注解:水上橫木。所㠯渡者。釋宮曰:石杠謂之徛。孟子:歲十月徒杠成。(古本如是)趙岐釋爲步度。郭釋云:步渡彴。然則石杠者謂兩頭聚石,以木橫架之可行,非石橋也。凡直者曰杠,橫者亦曰杠。杠與榷雙聲。孝武紀曰:榷酒酤。韋曰:以木渡水曰榷。謂禁民酤釀,獨宜開置。如道路設木爲榷,獨取利也。凡言大榷、揚榷、辜榷,當作此字,不當從手。從木隺聲。江岳切。古音在二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橋qiáo
注解:水梁也。水梁者,水中之梁也。梁者,宮室所以關舉南北者也。然其字本從水,則橋梁其本義而棟梁其假借也。凡獨木者曰杠,駢木者曰橋,大而爲陂陀者曰橋。古者挈臯曰井橋。曲禮:奉席如橋衡。讀若居廟反。取高舉之義也。從木喬聲。巨驕切。二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梁liánɡ p267下
注解:水橋也。梁之字用木跨水,則今之橋也。孟子:十一月輿梁成。(古本如是)國語引夏令曰:九月除道,十月成梁。大雅:造舟爲梁。皆今之橋制。見於經傳者,言梁不言橋也。若爾雅:隄謂之梁。毛傳:石絕水曰梁。謂所以偃塞取魚者,亦取𠀕於水中之義謂之梁。凡毛詩自造舟爲梁外,多言魚梁。從木水,會意。刅聲。呂張切。十部。渿,古文。水闊者必木與木相接。一其際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𣔱sōu
注解:船緫名。漢書溝洫志:漕船五百㮴。其字從木。古本從手。從木叜聲。穌遭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橃fá
注解:海中大船。癀韵橃下曰:木橃,說文云海中大船。謂說文所說者古義,今義則同筏也。凡廣韵注以今義列於前,說文與今義不同者列於後,獨得訓詁之理,葢六朝之舊也,卽如此篆。玉篇注云:海中大船也,泭也。是爲古義今義襍糅。漢人注經固云大者曰筏,小者曰桴。是漢人自用筏字,後人以橃代筏,非漢人意也。從木發聲。房越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楫jí
注解:所㠯擢舟也。各本作舟櫂也。許無櫂字。手部曰:擢,引也。楫,所以引舟而行。故亦謂之擢。而漢書劉屈氂傳、外戚傳、百官表皆用輯濯爲楫擢,假借也。毛衞風傳曰:楫所以擢舟也。此許所本。今據以正。今毛詩擢譌櫂,淺人所改也。鄧通傳:以濯船爲黃頭郞。司馬相如傳:濯鷁牛首。皆擢舟之義也。詩爾雅音義引說文舟棹也,則其誤久矣。棹又櫂之俗。從木咠聲。子葉切。七部。方言曰:楫謂之橈,或謂之櫂。櫂亦擢之譌也。擢櫂正俗字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欚lǐ
注解:江中大船也。越絕書曰:欐溪城者闔廬所置船宮也。葢欐與欚古通用。從木蠡聲。盧啓切。十六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校jiào
注解:木囚也。囚,繫也。本囚者,以木羈之也。易曰:屨校滅趾,何校滅耳。屨校,若今軍流犯人新到箸木鞾。何校,若今犯人帶枷也。此字似當與下文械杽等篆爲伍矣。周禮校人注曰:校之言挍也。主馬者必仍挍視之。挍人,馬官之長。按此引伸假借之義也。陸德明曰:比挍字當從手㫄。張參五經文字手部曰:挍,經典及釋文或以爲比挍字。案字書無文。張語正謂說文無從手之挍也。故唐石經考挍字皆從木,用張說也。但訂以周禮鄭注,則漢時固有從手之挍矣。比挍字,古葢無正文。較榷等皆可用。從木交聲。古孝切。二部。〖注〗𤲽、𨬛,古文校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樔cháo p268上
注解:澤中守艸樓。謂澤中守望之艸樓也。艸樓,葢以艸覆之。藝文類聚艸譌作竹。左傳成十六年正義引此文,樔譌爲櫓。從木巢聲。形聲包會意也。從巢者,謂高如巢。鉏交切。二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采cǎi
注解:捋取也。大雅曰:捋采其劉。周南芣苢傳曰:采,取也。又曰:捋,取也。是采捋同訓也。詩又多言采采。卷耳傳曰:采采,事采之也。此謂上采訓事,下采訓取。而芣苢傳曰:采采,非一辭也。曹風采采衣服傳曰:采采,衆多也。秦風蒹葭采采傳曰:采采猶萋萋也。此三傳義略同,皆謂可采者衆也。凡文采之義本此。俗字手采作採,五采作彩,皆非古也。釋詁曰:采,事也。此言假借。采事同在一部也。從木從爪。此與𥝩同意。𥝩之訓曰:禾成秀人所收也。則𥝩亦可云木成文人所取也。此采爲五采字而毛詩屢言采采與。倉宰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杮fèi
注解:削木朴也。各本作削木札樸也。今依𤣥應書卷十九正。朴者木皮也,樸者木素也。杮安得有素,則作朴是矣。知札爲衍文者,𤣥應引倉頡篇曰:杮,札也。此下文云陳楚謂之札杮。𤣥應曰江南名杮,中國曰札,山東名朴豆。廣韵杮注曰:斫木札。然則札非𥳑牒之札,乃杮之一名耳。許以札杮系諸陳楚方言,則此云削木朴已足。小雅:伐木許許。許書作所所。毛云:許許,杮皃。泛謂伐木所斫之皮。許云削木猶斫木也。顏氏家訓必云削札牘之杮,又廣爲之證,恐非許意。晉書:王濬造船,木杮蔽江而下。杮之證也。漢書中山靖王、劉向、田蚡傳多言肺附,謂斫木之杮札也。已於帝室親近猶杮札附於大木材也。此杮之假借字也。後漢楊由傳:風吹削肺。亦杮之假借也。一譌爲脯,再譌爲哺。釋之者曰:削哺是屛障之名。絕無證據。從木𣎵聲。𣎵在六篇,杮*肺*沛*字皆從之。𥛬變作杮肺沛,殊誤。而杮之誤作𣐈果,肺之誤作乾胏,沛之誤作泲水,其譌又不勝改也。芳吠切。十五部。陳楚謂之札杮。各本作陳楚謂櫝爲杮。今依韵會所引鍇本正。札杮絫言之,非謂札牘之杮。漢書注杮札字亦正用此也。此箸杮語所出。〖注〗杮*肺*沛*諸字从𣎵作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横hénɡ
注解:闌木也。闌,門遮也。引伸爲凡遮之偁。凡以木闌之皆謂之橫也。古多以衡爲橫。陳風傳曰:衡門,橫木爲門也。考工記:衡四寸。注曰:衡,古文橫。假借字也。從木黃聲。户盲切。古音在十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梜jiā
注解:檢柙也。檢柙皆函物之偁,然則梜亦謂函物之器也。曲禮:羮之有菜者用梜。謂箸爲梜。此引伸之義也。從木夾聲。古洽切。入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桄ɡuànɡ p268下
注解:充也。見釋言。陸氏音義曰:桄,孫作光。按堯典光被四表。某氏傳曰:光,充也。用爾雅爲訓也。桄讀古曠切。所以充拓之圻堮也。必外有桄,而後内可充拓之令滿。故曰桄,充也。不言所以者,仍爾雅文也。桄之字,古多假橫爲之。且部曰:從几,足有二橫。橫卽桄字。今文尚書曰:橫被四表。孔子閒居曰:以橫於天下。鄭曰:橫,充也。樂記曰:號以立橫,橫以立武。鄭曰:橫,充也。皆卽釋言之桄充也。今文尚書作橫被。故漢書王莽傳、王裒傳、後漢書馮異傳、崔駰傳、班固傳、魏都賦注所引東京賦皆作橫被。古文尚書作光被,與孫叔然爾雅合。某氏傳光充也,不誤。鄭注釋以光耀,葢非。淮南書橫四維,卽尚書之橫被四表也。𤣥應曰:桄音光。古文橫𤗶二形。聲類作輄。今車牀及梯𣝑下橫木皆是也。從木灮聲。古曠切。十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檇zuì
注解:㠯木有所擣也。宋永嘉戴侗曰:今人猶有此語。從木雋聲。遵爲切。按當從廣韵將遂切。古音在十三十五部也。公羊傳作醉李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越敗吳於檇李。”定公十四年事。檇李,地名。杜預曰:吳郡嘉與縣南醉李城是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椓zhuó
注解:擊也。此與攴部𢽴音義皆同。詩云:椓之丁丁。又云:椓之橐橐。吕㓝曰:爰始淫爲劓刵椓黥。從木豖聲。竹角切。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朾chénɡ
注解:撞也。撞從手。各本誤從木從禾。今正。通俗文曰:撞出曰朾。丈鞭丈莖二切。與說文合。謂以此物撞彼物使出也。三蒼作敞。周禮職金注作揨。他書作敞,作𢿽。實一字也。朾之字,俗作打。音德冷都挺二切。近代讀德下切。而無語不用此字矣。從木丁聲。宅耕切。十一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柧ɡū
注解:棱也。柧與棱二字互訓。殳以積竹入觚。觚當作柧,觚行而柧廢矣。史記酷吏傳曰:漢與,破觚而爲圜。應劭曰:觚入棱,有隅者。通俗文曰:木四方爲棱,入棱爲柧。按通俗文析言之。若渾言之,則急就奇觚,謂四方版也。從木瓜聲。古胡切。五部。又,柧棱,殿堂上冣高之處也。文𨕖西都賦曰:設璧門之鳳闕,上觚棱而棲金爵。後漢書正作柧棱。李賢引說文爲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棱lénɡ
注解:柧也。從木夌聲。魯登切。六部。俗作楞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𣡌niè
注解:伐木餘也。商頌傳曰:櫱,餘也。周南傳曰:肄,餘也,斬而復生曰肄。按肄者,櫱之假借字也。韋昭曰:以株生曰櫱。方言。烈枿餘也。陳鄭之閒曰枿,晉衞之閒曰烈,秦晉之閒曰肄,或曰烈。枿者亦櫱之異文。從木獻聲。五葛切。十五部。按獻聲在十四部,合韵也。《商書》曰:“若顚木之有㽕𣡌。”般庚上文。今尚書作由櫱。本又作枿。馬云:顚木而肄生曰枿。櫱,𣡌或從木辥聲。今經典用此字。𣎴,古文𣡌。從木無頭。謂木禿其上而僅餘根株也。㮆,亦古文𣡌。从木𦍐聲也。𦍐者羍之或字。見羊部。古文四聲韵作𣖂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枰pínɡ p269上
注解:平也。此門聞也,户護也之例。謂木器之平偁枰,如今言棊枰是也。上林賦:華楓枰櫨。吳都賦:枰仲君遷。本皆作平,木名也。非許所說。從木平,平亦聲。蒲兵切。十一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柆lā
注解:折木也。此與手部拉義殊,猶榣與摇之别也。從木立聲。盧合切。七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槎chá
注解:衺斫也。𣓁下曰:槎識也。魯語。里革曰:山不槎櫱。李善注西京賦引賈逵解詁曰:槎,邪斫也。韋曰:槎,斫也。按賈云衺斫者,於字從差得之。周禮有柞氏。周頌曰:載芟載柞。毛云:除木曰柞。柞皆卽槎字,異部假借,魚歌合韵之理也。從木𢀩聲。側下切。七部。按徐爰注射雉賦千荷切。此爲舊音。漢書貨殖傳作山不〈卄下左〉櫱。此爲古字。今漢書譌爲茬字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山不𣞚。”宋本皆如此。惟趙鈔本作山木不槎。今按當於槎下補櫱,不當於山下添木也。許書亦有謂國語爲春秋傳者,此其一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檮táo
注解:𣚑柮,二字今補。𣃔木也。謂𣃔木之榦,㮯頭可橧者。從木𠷎聲。徒刀切。古音在三部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𣚑柮。”左傳無𣚑柮,惟文十六年有檮杌。杜預曰:檮杌,凶頑無疇匹之皃。趙注孟子曰:檮杌,嚚凶之類。按葢取𣃔木之可憎爲惡人名也。出聲兀聲同部。許所據與今異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柮duò
注解:檮柮也。舊作𣃔也二字。今更正。今人謂木頭爲榾柮,於古義未遠也。從木出聲,讀若《爾雅》“貀無前足”之“貀”。女滑切。十五部。玉篇當骨切。引說文五骨切。○按二篆,舊先後倒置。今依全書通例正之。亦與梐枑同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析xī
注解:破木也。斯下云析也。柀下云一曰析也。詩多言析薪。一曰折也。以斤破木,以斤𣃔艸,其義一也。魏都賦注引說文:析,量也。與今本異。從木從斤。先激切。十六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棷zōu p269下
注解:木薪也。按禮運假棷爲藪字。從木取聲。側鳩切。四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梡hùn
注解:㮯木薪也。對析言之。梡之言完也。從木完聲。胡本切。玉篇口管胡管二切。十四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㮯hún
注解:梡木未析也。此梡當作完,全也。通俗文曰:合心曰㮯。纂文曰:未判爲㮯。頁部頑下云:㮯頭也。凡全物渾大皆曰㮯。完㮯雙聲。完頑曡韵。從木圂聲。胡昆切。十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楄pián
注解:楄部,方木也。部字衍,當𠜂。左傳正義引說文楄,方木也。可證。方木泛言,非專謂棺中笭牀,故不與棺槨等篆爲伍也。何平叔景福殿賦曰:爰有禁楄,肋分翼張。亦方木之一耑也。從木扁聲。部田切。十二部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楄部薦榦。”左傳昭廿五年文。今作楄柎藉榦。杜云:楄柎,棺中笭牀也。榦,骸骨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楅bī
注解:㠯木有所畐束也。畐依韵會本。各本作逼者,後人以俗字改之也。泛云㠯木有所畐東則不專謂施於牛者,引詩特其一證耳。鄉射禮命弟子設楅注:楅猶幅也,所以承笴齊矢者。按記云:楅髤,橫而拳之,南面坐而奠之。南北當洗,是以木有所畐束也。從木畐聲。彼卽切。一部。《詩》曰:“夏而楅衡。”魯頌文。注詳角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枼yè
注解:楄也。方木也。枼,薄也。枼上當有一曰二字。凡木片之薄者謂之枼,故葉牒鍱䈎偞等字皆用以會意。廣韵:偞,輕薄美好皃。從木丗聲。與涉切。八部。按鉉曰:當從卅,乃得聲。此非也。毛傳曰:葉,世也。葉與世音義倶相通。凡古侵覃與脂微,如立位、盇葢、疌屮、栛荔、軜内、籋爾、遝隶等,其形聲皆枝出,不得專疑此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槱yǒu
注解:積木燎之也。木各本作火。今依玉篇、五經文字正。大雅:芃芃棫樸,薪之𤍕之。傳曰:𤍕,積也。山木茂盛,萬民得而薪之。賢人衆多,國家得用蕃興。按如毛說則𤍕謂積薪而巳。至鄭箋乃以煙祀𤍕尞爲說。許不但云積木而兼云燎之者,爲其字之從火也。不云尞之而云燎之者,燎,放火也。尞,祡祭天也。毛曰:萬民薪之而巳。故但云燎。從木火,酉聲。余救切。三部。《詩》曰:“薪之槱之。”《周禮》:“以槱燎祠司中、司命。”見大宗伯。燎依許火部當作尞。祠今周禮作祀。許從毛說,又引周禮者,廣𤍕證也。鄭注周禮曰:𤍕,積也。𥙫,槱或從示,柴祭天神也。各本作柴祭天神或從示。今正。謂其字有從示者,以燔柴乃祀天神之禮,故從示也。各本作天神。趙本作大神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休xiū p270上
注解:息止也。周南曰:南有喬木,不可休思。从人依木。許尢切。三部。庥,休或從广。釋詁曰:休,戾也。又曰:庇,庥,廕也。此可證休庥同字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㮓ɡèn
注解:竟也。弓人注曰:恆讀爲㮓。㮓,竟也。大雅:恆之秬秠。毛云:恆,徧也。徧與竟義相足。從木𢛢聲。古鄧切。六部。𠄣,古文㮓。按今字多用亙,不用㮓。舟在二之閒。絕流而竟。會意也。恆之字本從心從𠄭。〖注〗𣍭,古文。𦚹,𣕲,𣘰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械xiè
注解:桎梏也。從木戒聲。胡戒切。古音在一部。一曰械,此字今補。器之緫名。趙注孟子曰:械,器之緫名。禮記音義引郭璞三蒼解詁同。一曰械,此字今補。治也。各本治作持,恐是唐人諱改。今依李善長笛賦注正。一曰有所盛曰器,無所盛曰械。各本作有盛爲械,無盛爲器。詩車攻釋文引無所盛曰械。今據正。按㗊部曰:皿也。何注公羊云:攻守之器曰械。大傳:異器械。注云:禮樂之器及兵甲也。王制:器械異制。注云:謂作務之用。皆可爲有盛無盛之證。師古注宣帝紀與各本同,恐淺人所改也。若六書故云:唐本說文曰:或說内盛爲器,外盛爲械。外盛未安,當作外戒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杽chǒu
注解:械也。械當作梏。字從木手,則爲手械無疑也。廣雅曰:杽謂之梏。杽杻古今字。廣韵曰:杽,杻古文。從木手,會意。手亦聲。敕九切。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桎zhì
注解:足械也。所㠯質地。所㠯質地四字依周禮音義補。桎質曡韵也。周禮掌囚注:鄭司農云:拲者,兩手𠔏一木也。桎梏者,兩手各一木也。𤣥謂在手曰梏,在足曰桎。中罪不拲,手足各一木耳。按後鄭從許說也。韋昭云:兩手𠔏一木曰拲,兩手各一木曰梏。從木至聲。之日切。十二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梏ɡù
注解:手械也。所㠯吿天。所㠯吿天四字依周禮音義補。梏吿曡韵也。從木吿聲。古沃切。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櫪lì
注解:櫪㯕,柙指也。柙各本作椑。今正。柙指如今之拶指,故與械杽桎梏爲類。莊子曰:罪人交臂歷指。歷指謂以櫪㯕柙其指也。通俗文曰:考具謂之櫪㯕。考俗作拷。尉繚子曰:束人之指而訊囚之情。從木𠪾聲。郞擊切。十六部。〖注〗櫪字原从木从𠪾作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㯕xī p270下
注解:櫪㯕也。二字㬪韵。㯕讀同析。從木斯聲。先稽切。十六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檻jiàn
注解:櫳也。李善注長楊賦引釋名曰:檻車上施闌檻以格猛獸,亦囚禁罪人之車也。按許云檻櫳也者,謂罪人及虎豹所居。假借爲凡闌檻字。從木監聲。胡黯切。八部。一曰圈。圈者,養嘼之閑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櫳lónɡ
注解:檻也。從木龍聲。字有偏旁稍移而爲二字者,𣏗栩也,杼機持緯者也,㰍房室之𤴙也,櫳檻也,是也。竊有疑焉。㰍與櫳皆言,橫直爲窗櫺通明,不嫌同偁。如檻亦爲闌檻,許於楯下云闌檻是也。左木右龍之字恐淺人所增。盧紅切。九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柙xiá
注解:檻也。㠯藏虎兕也。所,也二字依廣韵補。論語:虎兕出於柙。馬曰:柙,檻也。引伸爲凡檢柙之偁,如上文云柙指是也。從木甲聲。烏匣切。廣韵胡甲切。八部。㘡,古文柙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棺ɡuān
注解:關也。以㬪韵爲訓。門聞,户護之例也。所㠯掩屍。屍各本作尸,誤。今正。釋名曰:棺,關也。關,閉也。從木官聲。古丸切。十四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櫬chèn
注解:棺也。玉篇曰:親身棺也。按天子之棺四重,諸公三重,諸侯再重,大夫一重,士不重。天子水兕革棺冣在内,諸侯杝棺冣在内。檀弓:君卽位而爲柙。柙謂杝棺親屍者。椑,堅箸之言也。從木親聲。初僅切。十二部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士輿櫬。”左傳僖六年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槥huì
注解:棺櫝也。櫝,匱也。棺之小者,故謂之棺櫝。急就篇:棺槨槥櫝。櫝卽槥也。高帝紀:令士卒從軍死者爲槥。應劭曰:小棺也。今謂之櫝。臣瓚引金布令曰:不幸死,死所爲櫝,傳歸所居,縣賜以衣棺。從木彗聲。祥歲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椁ɡuǒ
注解:葬有木𩫏也。木𩫏者,以木爲之,周於棺,如城之有𩫏也。檀弓曰:殷人棺椁。注:椁,大也,以木爲之。言郭大於棺也。從木𩫏,會意。𩫏亦聲。𩫏亦二字今補。古博切。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楬jié
注解:楬櫫也。三字句。趙鈔本及近刻五音韵諩作楬櫫,宋本、葉本、類篇、集韵、宋刊五音韵諩皆作楬桀,葢宋時大徐本固有二,故同一五音韵諩而流傳不一也。今按作桀不可通。桀自訓磔,雖杙有𧦝榤者,然頗迂遠。楬櫫見周禮注。職金:楬而璽之。注曰:楬,書其數量以著其物也。今時之書有所表識,謂之楬櫫。廣雅曰:楬櫫,杙也。廣韵曰:楬櫫,有所表識也。楬櫫,漢人語。許以漢人常語爲訓,故出櫫字於說解,仍不大列櫫篆。漢酷吏傳曰:瘞寺門桓東,楬著其姓名。著櫫同字可證也。韵會楬下引說文曰:杙也,櫫也。此小徐眞本,而語似不完。師古注漢書曰:楬,杙也。椓杙於瘞處而書死者名也。師古杙也之云,葢本說文。但說文杙杙字當作弋。從木曷聲。其謁切。十五部。今字揭行而楬廢矣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楬而書之。”未見。疑是引周禮楬而璽之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梟xiāo p271上
注解:不孝鳥也。故日至捕梟磔之。漢儀:夏至百官梟羹。漢書音義:孟康曰:梟,鳥名,食母。破鏡,獸名,食父。黃帝欲絕其類,使百吏祠皆用之。如淳曰:漢使東郡送梟,五月五日作梟羹以賜百官,以其惡鳥故食之也。從鳥在木上。五經文字曰:從鳥在木上。隷省作梟。然則說文本作䲷甚明。今各本云從鳥頭在木上,而攺篆作梟,非也。此篆不入鳥部而入木部者,重磔之於木也。倉頡在黃帝時,見黃帝磔此鳥,故製字如此。古堯切。二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棐fěi
注解:輔也。尚書多言棐。釋詁曰:弼棐輔比俌也。按棐葢弓檠之類。從木非聲。府尾切。十五部。按此篆失其舊次。
文四百二十一古本皆作二十一。毛扆剜沾閑篆於部末,改作二十二,非也。今𠜂檍樛二篆,則四百十九。 重三十九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木部
说文绿色 段注黑色 说文解字段注 4東部~~𤕫部
東dōnɡp271上
注解:動也。見漢律曆志。從木。官溥說:從日在木中。木,榑木也。日在木中曰東,在木上曰杲,在木下曰杳。得紅切。九部。凡東之屬皆從東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東部
㯥cáo
注解:二東,謂其形也。𣍘从此。謂𣍘以會意也。闕。謂義與音皆闕也。鍇曰:按說文舊本無音。鉉亦不箸反語。 文二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東部
林lín
注解:平土有叢木曰林。周禮林衡注曰:竹木生平地曰林。小雅依彼平林傳曰:平林,林木之在平地者也。丌部曰:野外謂之林。引伸之義也。釋詁、毛傳皆曰:林,君也。假借之義也。從二木。力尋切。七部。凡林之屬皆从林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林部
𣞤wú p274下
注解:豐也。釋詁曰:蕪茂豐也。釋文云:蕪,古本作𣞤。从林𡘲。會意。𡘲,此字今補。或說規模字。或說𡘲是規模之模字也。或之者,疑之也。故木部模下不錄。從大、𠦜,謂𡘲從大𠦜會意也。𠦜,此字今補。數之積也。𠦜篆不見於本書,故釋其義。耒部𦓯下曰𠦜㕚,用𠦜字。漢石經論語:年卌見惡焉。是卌爲四十幷,猶廿爲十幷,卅爲三十幷也。其音則廣韵先立切,四十之合聲。猶卄讀如入,卅讀如趿也。廣韵引說文云數名,卽此。巳上十四字說從𡘲之意。林者,木之多也。說從林之意。𣞤與庶同意。𣞤各本作𠦜,誤。𣞤從林,大𠦜。𢉙從广炗。其製字之意略同,皆貌其衆盛也。文甫切。五部。按此蕃𣞤字也,𥛬變爲無,遂借爲有𣠮字。而蕃無乃借廡,或借蕪爲之矣。《商書》曰:“庶艸䋣𣞤。”洪範文。今尚書作蕃廡。晉語:黍不爲黍,不能蕃廡。亦同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林部
鬱yù
注解:木叢者。依韵會本。秦風:鬱彼北林。毛曰:鬱,積也。鄭司農注考工記曰:惌讀如宛彼北林之宛。菀桺傳曰:菀,茂林也。桑柔傳曰:菀,茂皃。按宛菀皆卽鬱字。從林,𩰪省聲。迂弗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林部
楚chǔ
注解:叢木。小雅傳曰:楚楚,茨棘皃。小徐引小謝詩曰:寒城一以眺。平楚正蒼然。一名荊也。一名當作一曰。許書之一曰,有謂别一義者,有謂别一名者。上文叢木泛詞,則一曰爲别一義矣。艸部荊下曰楚木也,此云荊也,是則異名同實。楚國或𧦝楚,或𧦝荊,或絫𧦝荊楚。从林疋聲。創舉切。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林部
棽chēn
注解:木枝條棽儷也。也各本作皃。今依集韵、類篇正。人部儷下云:棽儷也。棽儷者,枝條茂密之皃,借爲上覆之皃。東都賦:鳳葢棽麗。李善注引七略:雨葢棽麗。麗與儷同力支切。張揖大人賦注曰:林離,摻攦也。摻攦,所林所宜二反。葢卽棽儷。從林今聲。丑林切。七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林部
楙mào
注解:木盛也。此與艸部茂音義皆同,分艸木耳。釋木:楙,木瓜。則專爲一物之名。從林矛聲。莫𠋫切。四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林部
麓lù
注解:守山林吏也。左傳:山林之木,衡鹿守之。杜曰:衡鹿,官名也。按鹿者,麓之假借字。天子曰林衡,諸侯曰衡鹿,皆守山林吏也。晉語:史黯曰:主將適螻而麓不聞。韋曰:麓,主君苑囿者。從林鹿聲。盧谷切。三部。按此亦形聲包會意。守山林之吏,如鹿之在山也。一曰林屬於山爲麓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沙麓崩。”春秋僖公十四年文。三傳同。榖梁傳曰:林屬於山爲麓。周禮、王制皆云林麓。鄭云:山木生平地曰林,生山足曰麓。詩大雅旱麓毛曰:麓,山足也。葢凡山足皆得偁麓也。亦假借作鹿。易:卽鹿無虞。虞翻曰:山足稱鹿。鹿,林也。㯟,古文從录。录聲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林部
棼fén p272上
注解:複屋棟也。複屋,考工記謂之重屋。木部曰:檼,棼也。是曰檼,曰棼者,複屋之棟也。曰橑者,複屋之椽也。竹部曰:笮者,在瓦之下棼上者也。姚氏鼐曰:椽棟旣重,軒版垂檐皆重矣。軒版卽屋笮,或木或竹異名,在瓦之下椽之上。檐垂椽端。椽亦謂之橑。考工記重屋,鄭以複笮釋之。而他書所稱曰重檐,曰重橑,曰重軒,曰重棟,曰重棼,各舉其一爲言爾。按左傳:治絲而棼之。假借爲紛亂字。從林分聲。符分切。十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林部
森sēn
注解:木多皃。從林從木,按篇、韵皆云:森,長木皃。疑篇、韵所據爲長。從林從木,正謂有木出平林之上也。讀若曾參之參。所今切。七部。 文九 重一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林部
才cái
注解:艸木之初也。引伸爲凡始之偁。釋詁曰:初哉,始也哉,卽才。故哉生明亦作才生明。凡才材財裁𦆵字以同音通用。从丨上貫一,將生枝葉也。一,地也。一謂上畫也。將生枝葉謂下畫。才有莖出地而枝葉未也,故曰將。艸木之初而枝葉畢寓焉,生人之初而萬善畢具焉,故人之能曰才,言人之所蘊也。凡艸木之字。才者,初生而枝葉未見也。屮者,生而有莖有枝也。㞢者,枝莖益大也。出者,益茲上進也。此四字之先後次弟。昨哉切。一部。凡才之屬皆從才。文一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才部
叒ruò p272下
注解: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榑桑。叒木也。按當云叒木榑桑也,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也。榑桑巳見木部,此處立文當如是。宋本、葉本、宋刻五音韵諩、集韵、類篇皆作湯。别刻作暘。毛扆改湯爲暘,非也。尚書暘谷自說靑州嵎夷之地,非日出之地也。日出之地,豈義仲所能到。天問曰:出自湯谷,次于蒙汜。淮南天文訓曰:日出于湯谷,浴于咸池,拂于扶桑,是謂晨明。墬形訓注曰:扶木,扶桑也,在湯谷之南。海外東經曰:湯谷上有扶桑,十日所浴。大荒東經曰:湯谷上有扶木,一日方至,一日方出,皆載於烏。按今天文訓作暘谷。以王逸楚辭注、史記索隱、文𨕖注所引正之。則暘亦淺人改耳。離騷:緫余轡乎扶桑,折若木以拂日。二語相聮,葢若木卽謂扶桑。扶若字,卽榑叒字也。象形。枝葉蔽翳。而灼切。五部。凡叒之屬皆从叒。𠭚,籒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叒部
桑sānɡ
注解:蠶所食葉木。从叒木。榑桑者,桑之長也,故字从叒。桑不入木部而傅於叒者,所貴者也。息郞切。十部。〖注〗𣕐、𠭌,古文桑。𠭨,籀文桑。文二 重一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叒部
之zhī
注解:出也。引伸之義爲往。釋詁曰之往是也。按之有訓爲此者,如之人也、之德也、之條條、之刀刀。左傳:鄭人醢之,三人也。召南毛傳曰:之事,祭事也。周南曰:之子,嫁子也。此等之字皆訓爲是。之有訓爲上出者。戴先生釋梓人曰:𩒏側上出者曰之,下垂者曰而,須鬣是也。象艸過屮,過於屮也。枝莖漸益大,有所之也。莖漸大,枝亦漸大。勢有日新不巳者然。一者,地也。凡𡳿之屬皆从𡳿。止而切。一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之部
㞷huánɡ
注解:艸木妄生也。㞷妄曡韵。妄生猶怒生也。从𡳿在土上,讀若皇。户光切。十部。㞷,古文。按从𡳿从𡈼,會意也。鉉本無此。然宋本文二之下有重一㒳字,則知固有此篆。與小徐本同。辵部古文往作𨓏,从此。 文二 重一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六卷·之部